近日,一位在M国工作的深圳企业员工王先生(化名),因右肱骨中下端粉碎性骨折,通过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国际转诊顺利回国接受治疗,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团队成功为其进行了右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过度维修、虚假修理……这些修车时的“套路”,你遇到过吗?
近日,王女士发现孩子使用自己的手机在游戏平台进行网络游戏充值,申诉退款未果后,王女士在网络上找到所谓的“游戏客服热线”,对方通过伪装身份,诱导其添加微信并加入群聊,以帮助处理退款为名,多次诱导王女士提供信用卡照片等敏感信息,最终致使王女士信用卡被盗刷8笔,损失4万余元。
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温馨提醒消费者:不法分子往往通过伪装成某社交、购物平台的工作人员,利用部分消费者对网络平台不熟悉的特点,制造紧急感,诱导配合操作。接到类似电话时,请您保持冷静,切勿轻信陌生人提供的指导或要求。
近年来,中信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决策部署,聚焦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需求,设立绿色服务通道,明确标准化英文服务话术,推进英文版回单机、智能现金柜等自助设备升级优化,对柜面非中国籍通行证等证件应用进行适配改造,实现全球持证人业务通办,2024年全年服务境外来华人员1.5 ...
宁波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敏锐洞察企业发展新趋势,突破传统金融服务局限,通过整合跨行业资源,创新打造“波波知了”“设备之家”“美好生活”三大数字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
在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不同群体的金融知识素养和风险应对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为做好重点人群的金融宣教,深圳农商银行针对各类消费群体,开展了700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金融教育宣传活动,汇聚多方力量延展金融消保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彰显金融机构的责任和担当。
近日,广发银行积极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作要求,聚焦“维护权益”主题,深入开展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多地政务服务和金融机构以“适老化”服务为核心,通过轮椅优先通道、全程陪护代办、上门服务等创新举措,为老年人打造安全、便捷的办事环境。
中国太保产险深圳分公司创新推出“金融教育流动课堂”,借助深圳3500余辆公交车7000余块电子屏,以朗朗上口的警示标语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特别提醒广大市民,警惕陌生人的异常求助行为,共同守护孩子的安全,构建坚固的反诈防线。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AI时代眼见也不一定是真相。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通过拍摄短视频,解密AI诈骗手法,提醒金融消费者防范AI诈骗。
3月12日,太平人寿深圳分公司消保宣传员走进福田区莲花街道,开展“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近日,中信银行落地首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创新试点项目,为杭州、合肥两家优质科技企业发放并购贷款,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的比例达80%,期限长达10年。
邮储银行深圳九州支行通过多种渠道向客户普及反诈知识,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全力守护客户的财产安全,为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贡献力量。
近日,一场以“AI科技助老”为主题的党建共建活动在深圳市峰景社区举办。
3月13日,中信银行联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中央财经大学共同开发的国内首批系统性老年金融视频课程正式推出。
今年3月,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全面启动“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近日,由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会指导,华夏银行深圳分行举办的2025年金融小侦探“古城探秘大挑战 金融消保趣闯关”活动,在深圳南头古城圆满落幕。
“伤残鉴定能升级?赔款金额翻倍到账!”如果你在受伤后,听到这样极具诱惑力的话语,会心动吗?这个短视频,以“吸血鬼”隐喻“人伤黄牛”,提示金融消费者警惕“人伤黄牛”骗局。
农行深圳分行积极响应“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组建“农情青骑兵”青年志愿者队伍,创新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系列活动,打造"全场景、多维度、精准化"的金融知识普及体系,构建覆盖全域、贯穿全年的金融安全防护网,进一步深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