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 学生“美育一件事”
2025-03-12 08:27
来源: 深圳晚报

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 学生“美育一件事”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12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召开工作部署会,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学生“美育一件事”工作,旨在推动学生每年坚持做好一件事,通过“小切口”推动“大美育”,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各学科、各学段、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帮助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美”无边界 全面树立大美育观

部署会强调,要全面树立大美育观。在大美育观的引领下,深圳正试图打破传统美育的边界,让美育不局限于艺术技能或美学知识等艺术课的“小概念”,也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的单一维度,而是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各学科,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

树立大美育观,首先抓好学生“美育一件事”这个小切口。“美育一件事”是指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开展的向上、向善、向美行为,可以是发现美的主题活动、感受美的体验活动、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传递美的志愿活动,体现学生心灵美、言行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

“小事”大美 打好人生底色

部署会指出,“美育一件事”的核心,是让每个学生每年选择一件“小而美”的事,通过这些具体而微小的行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坚实而明亮的底色。

这些事可以是每天回家后坚持练一小时琴 ,也可以是每天坚持在家帮爸爸妈妈做家务,还可以是在社区给爷爷奶奶表演小节目等,日行一善、日浸一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育学生美的行动自觉,以校园美育牵引全社会的向上、向善、向美,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取得“大成效”。

润物无声 回归育人本位

部署会要求,要遵循美育特点,去功利化,抓细抓实学生“美育一件事”,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浸润力量。要常态化开展学生“美育一件事”,丰富形式与内容,激励学生长期坚持、主动践行自己的“美育一件事”,避免走过场、走形式。

活动不得以考核、排名、评比等功利化方式评价,不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而是鼓励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班级分享会等轻松形式,让学生自发交流实践心得,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出发、从小事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未来,深圳将在美育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空间打造、校外资源链接等方面全面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着力构建“全员、全科、全域、全社会”的美育工作新机制,打造校内校外协同,家庭、学校、社会协力,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全领域的全方位美育工作新模式,形成“时时、处处、事事、人人”的大美育发展格局。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