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流转破购药困局 深圳医保推出“双通道”药品新规
2025-03-10 07:46
来源: 深圳商报

“通用名”流转破购药困局 深圳医保推出“双通道”药品新规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10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袁静娴)“医院外配处方上的药名和药店的药是一样的,为什么买不了?”“为什么社康开不了外配处方,非要去医院?”近日,深圳市医保局推出“双通道”药品管理新规,在全省率先将外配处方从“商品名”流转升级为“通用名”流转,并上线社康外配处方流转服务,这些曾经困扰广大群众的难题正在得到解决。

“双通道”药品是指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强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目前深圳有600余种。为保障患者用药需求,该类药品在医院买不到时,可通过外配处方到药店购买,并且享受和医院同等的医保报销政策。

过去,外配处方需要在药品“通用名”的基础上匹配具体生产厂家。“例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是一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效药,但由于生产厂家不同,有‘修美乐’‘格乐立’‘苏立信’等多种‘商品名’,患者拿着处方去药店常会遇到‘对不上号’的尴尬。”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物价医保部部长张海峤介绍到。

新规实施后,医院开具的外配处方仅需明确到“通用名”,也就是“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这样的名称。目前,全市已有74家医院实现外配处方流转,新规上线5天即惠及910人次,医保报销金额达256.68万元,较上月同期增长123%。

“社康备药量有限,以往碰到缺药,患者就要到上级医院就诊或者等社康协调到货后才能拿到药。”龙华区民治街道区域社康中心主任谢冰松表示。在医院已成熟应用的基础上,深圳市医保局积极推进外配处方流转服务向基层延伸,鼓励具备条件的社康开具外配处方,形成“医院/社康+药店”的药品供应新格局,让“双通道”药品流转更顺畅。

目前,龙华区107家社康已率先完成升级改造,全市其他社康将陆续完成改造。患者拿着社康开具的外配处方,就能在家门口的药店轻松买到想要的“双通道”药品,切实享受到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国大药房布心村分店负责人陈耀国表示,患者除选择到店购药外,还可以通过“粤医保”小程序线上医保报销,并选择送药上门,真正做到省时、省力、省心。患者如果需要一些稀缺药品,在药店没有找到的话可以通过“深圳医保”微信公众号,在“掌上办事”服务中的“医保药品云平台”登记找药。

据了解,全市已有海王星辰、国大药房、圆心友和等132家药店可以接收外配处方并医保报销,覆盖了深圳全部行政区。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