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举行 建设农业强国科技是利器
2025-03-09 08:22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举行 建设农业强国科技是利器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9日讯(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宁若鸿/文 何龙/图)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接受媒体采访,回应社会各界关注。

黄润秋

从降10%到降16%,环保成绩单亮点多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全国的PM2.5平均浓度去年降到了30微克/立方米以下,大幅度超过了“十四五”所计划的PM2.5浓度下降10%的目标,累计下降幅度达到16.3%。地表水的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长江连续五年、黄河连续三年,干流的水质达到了Ⅱ类及以上。在结构减排方面,新质生产力在蓬勃兴起,可再生能源的新增装机连续两年突破3亿千瓦,去年总装机占到发电总装机的56%,发电量占到总量的35%以上,新能源汽车在市场销售的占比也超过40%。

李国英

国内生产总值翻倍,用水总量“零增长”

“近10年,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倍的情况下,全国用水总量实现了‘零增长’。”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部长通道”介绍,我国大力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不超过江河湖泊承载能力,实现“还水于河”。在防汛抗洪方面,全国已经建成各类水库94877座,防洪库容达1856亿立方米;建成各类河道堤防32.5万公里;建设98处国家蓄滞洪区,分蓄洪容积达到1090亿立方米。总体上看,我国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在逐步提升,但极端暴雨洪涝灾害多发重发的态势没有变,因此保障防洪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李国英

科技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建设农业强国,科技是利器。”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介绍,我国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整体上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去年达到63%以上。各种现代科技都可以在农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像高端农机、生物育种、无人机、人工智能现在在农业上用得越来越广泛,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催生了农业的新质生产力。例如,我国农业上无人机保有量超过20万架,人机年作业面积超过4亿亩。“无人机可以打药、可以施肥、可以播种、可以搞运输、可以搞作物苗情旱情灾情监测,现在一架无人机干活一小时要超过十几个人干一天。”韩俊说。

[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