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是中国小微企业的下一片蓝海
11月5日开幕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上,“中国资本力量·新三板引领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同期举行。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
专家:创新应来自市场
新三板是中国无数中小微企业眼中的下一片“蓝海”,进入资本市场,更好的把握市场规律,找准商业模式,是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然而,进入新三板,我们需要如何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找准方向、突破重围至关重要。
夏斌认为,新三板创新是一种创新,所有的金融创新都必须符合市场规律,适度而为。真正有市场生命力的创新是顺应实体经济向市场交换经济转变中必然出现的一些制度范畴。因此,夏斌强调不能单方面以资金、资产来作为衡量创新的重要标准。
夏斌将整个金融创新概括为以下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金融市场主体机构的创新,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典当行、私募基金、私募股权PE等等,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从过去一家变成这么多金融机构,当然,包括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治理机构的创新。第二个创新是创金融产品、市场和交易活动方式的创新,更多的是像新三板,这是股票市场另外一种交易方式,产品、市场和交易活动方式的创新。第三个创新围绕市场和金融主体的创新,也就是微观金融的创新而带来宏观调控监管的创新,比如对证券公司怎么监管,比如对三板交易系统 怎么监管,比如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怎么监管,由国家金融宏观调控和省监管中心的制度创新。新三板的创新之处也将从以上三个维度去挖掘。
无独有偶,全国股转系统信息研究部总监孟浩也认为新三板对服务中小微企业具有战略意义,但是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不容小觑。孟浩说:“国务院多次发文要中小微企业依托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进行融资实现发展,对于我们这个市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希望我们这个市场具备服务于数万家甚至更大数量级的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所以这就决定了新三板市场一定是一个海量的市场,新三板市场的监管制度安排一定要有创新。”
与此同时,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三板虽然在近两年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但是仍然处于初创期,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必须保障市场的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