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17日讯(记者 朱琳 通讯员 刘璇)3月15日,深圳市金融业诚信宣言宣誓仪式暨金融消保主题集市活动在市民中心莲花山二层长廊隆重举行。浙商银行深圳分行作为宣誓方阵的领衔机构之一,以“金融为民,诚信护航”为口号,庄严承诺坚守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初心。活动现场,市民们纷纷驻足分行的宣传展位,积极参与由浙商银行发起的线上答题游戏,在反诈知识、消费者八大权益、防范非法金融中介、金融基础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全面学习金融知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五位一体”教育宣传网络 精准触达重点群体
一直以来,浙商银行深圳分行以“金融知识普及+风险防范”为主线,构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商圈”的“五位一体”教育宣传网络,覆盖全年龄段、全场景人群,将消保教育融入民生点滴。
针对老年消费群体,分行聚焦“养老金融”,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自2024年6月以来,举办超180场“银发客户”活动,惠及众多银发客户。在营业网点打造适老、亲老环境,设立“适老金融服务站”、老年人绿色通道、无障碍通道,并配置轮椅、老花镜等爱心设备供无偿使用;充分考虑老年客户特殊需求,配备粤语、客家话方言服务专员,为老年客户提供一对一指导,提升老年客户金融服务体验,保障老年客户享受金融服务的便利与舒适。
针对为保障外籍人士在深的金融服务权益,分行在营业网点设置特色服务专窗,摆放中英文版《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各网点配备精通外语的工作人员,提供多语种服务,支持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业务办理,确保外籍人士能够享受便利、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针对在校学生,分行通过走进校园举办“金融消保嘉年华”,通过有趣的游戏揭露“校园贷”陷阱,并警示学生规范用卡,避免沦为电诈“工具人”;原创的“财富管理N课”手册因趣味性与实用性广受师生好评。
针对外卖骑手、建筑工人等新市民,分行走进企业园区开展反诈宣传,通过理财知识小课堂引导新市民树立科学投资观念,防范高息诱惑。
科技赋能 跨越鸿沟筑牢“防火墙”
面对数字化转型与老龄化趋势,浙商银行深圳分行以科技手段弥合“数字鸿沟”,提升服务温度与安全效能。
该行在辖区网点智能设备增设“关怀模式”,优化字体大小与操作流程,让“银发族”支付无忧。2025年一季度通过本行大数据风控系统,柜面实时拦截可疑交易,成功阻断涉境内电诈11起,为消费者挽回损失超22.5万元。
擎旗“善本金融” 持续完善普惠金融体系
浙商银行深圳分行以多维度、多举措全面保障各类消费者群体权益,扶助地方金融稳健发展,致力于金融服务公平性与可得性的跨越提升。
在合作与创新服务模式上,浙商银行深圳分行通过金融顾问制度“1+N”模式构建综合服务体系,通过金融顾问这个“1”,探索金融人才与地方政府、当地企业、社区居民的服务关系和互动机制,同时背靠机构的“N”种力量,形成“1+N”的链式金融服务能力,在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政府、企业和居民提供金融规划、投融资、金融风险防范与处置、法律及财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针对战略客户、中小企业、弱势群体以及有影响力的商会商圈,着力打造县域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临平模式),为深圳地方金融发展注入浙银力量,拓展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保障不同类型客户群体公平获取金融服务的权益。
在满足小微企业客户服务方面,鉴于小微客户融资呈现“小、频、急”的特点,该行持续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推出“8+N”小微园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小微企业全经营周期提供金融支持,推出数科贷、数易贷等数字化产品,快速、灵活地满足小微企业紧急融资需求,保障小微企业客户的金融服务效率与可得性。
打造沉浸式体验 创新形式提升市民参与感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来看,浙商银行深圳分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通过“低碳+移动+趣味”等多元汇聚的创新形式,开展“轻骑兵”志愿服务队“消保环湾骑遇记”活动,骑行深圳湾公园,沿途设置“金融消保智多星”“反诈辨识堂”等互动中心,通过游戏答题、漆扇DIY等形式传播知识,单日吸引超8000人次参与,将运动与金融知识普及相结合,打造沉浸式体验。
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回归服务本质,以“金融为民”为底色,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未来,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将继续推动金融服务直通基层、金融知识直达群众,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携手共创美好金融未来。
(以上图片由浙商银行深圳分行提供,授权给深圳新闻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