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15日讯(记者 李慧 闫科企)近期,“国家喊你减肥”成为热议话题,公众对体重管理、健康饮食和运动锻炼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宣布,将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目标是引导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科学管理体重、合理饮食与锻炼的习惯,实现科学减重,健康生活。
据了解,罗湖区多家医院设有体重管理门诊(减重门诊)。其中,罗湖区中医院治未病科自2021年起开展的中医慢病体重管理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该项目采用“7天住院+21天门诊”模式,结合中医优势与健康管理,将传统中医药疗法与现代营养饮食方式相结合,通过辨证施治口服中药、结合中医传统外治疗法改善机体痰湿、湿热、血瘀体质,有效控制体重,改善多项代谢相关指标,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有显著改善效果,缓解因体重过重带来的各种疼痛,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罗湖区名中医、治未病科科主任魏东介绍,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慢性病病例的增多,罗湖区中医院中医慢病体重管理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始于2021年,旨在应对肥胖及其引发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解决个人的体重和健康问题。项目得到了广泛响应,不仅在当地产生影响,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参与。随着国家卫健委对体重管理的重视,科室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接下来计划包括建立多学科体重管理中心,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以及推动该模式到更多医院。
据了解,罗湖区中医院中医慢病体重管理项目亮点在于,在西医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增加中医体质辨识及全身红外热成像扫描,为患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体重管理方案。
罗湖区中医院治未病科护士长万来平介绍,“我们首先引入了中医体质辨识和全身红外热成像扫描技术,可以更精确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其次,我们为患者提供统一的饮食安排,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搭配,同时结合传统功法操练,如站桩、八段锦等,以促进身心的和谐统一。在治疗方面,我们采用中医思维,结合外治疗法和中药内服,以调理和改善患者的体质。此外,我们每晚安排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万来平提到,项目还建立了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加强了出院后的跟踪管理,通过提供线上咨询和线下复诊服务,确保患者能够持续获得中医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意识。
医生提醒,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和慢性疾病的根本。建议市民重视体重管理,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高胰岛素血症的风险,从而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市民就医指南:打开“健康160”小程序–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健康调养门诊/肥胖及代谢病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