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法治三亿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抓住千亿级产业机遇 华商成立低空经济法律研究院
2025-03-05 18:10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法治三亿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抓住千亿级产业机遇 华商成立低空经济法律研究院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5日讯(记者 张玲 翁任莹)3月4日下午,一场聚焦低空经济产业研究、规范发展、标准制定,以“低空之城 创新协同”为主题的论坛在华商律师事务所举办。“华商低空经济法律研究院”同一天宣告成立,研究院将围绕低空经济产业立法完善、合规运营、纠纷解决等关键课题,开展深入研究与探索,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解决方案。

论坛由华商律师事务所、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深圳市航空业协会、深圳市宝安区低空无人系统产业协会、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联合主办,深圳市福田区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企业精英等百余人参会,共同探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论坛现场还举行了《低空经济产业(跨境)白皮书》启动仪式。据介绍,白皮书旨在全面梳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趋势,尤其在跨境投资贸易方面,深入分析国际市场环境及相关法律法规。白皮书将从法治角度为产业从业者提供权威参考依据,助力企业在跨境投资贸易中准确把握法律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化战略,推动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合规发展,提升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主题分享环节。

圆桌论坛环节。

主题分享环节,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秘书长、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副会长杨漾以《低空经济产业的全球机遇与深圳实践》为题,深入剖析全球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格局及深圳的独特优势与实践经验。深圳市对外经济贸易与投资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黄旭带来《新兴产业跨境投资贸易的近期动态》主题分享。华商低空经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黄隽永则围绕《低空经济产业法律政策的保障与研究价值》进行分享。

主题分享后,还举行了《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机遇及面临的挑战》为主题的圆桌对话,嘉宾们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在技术创新、空域管理、产业生态构建、跨境投资贸易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深入讨论。

论坛现场。(张玲 摄)

研究院核心成员班子名单公布。(张玲 摄)

研究院核心成员班子亮相。(张玲 摄)

研究院研究员聘书。(张玲 摄)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明确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作为低空经济的领军城市,2024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已突破千亿元。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技术的不断突破,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8591.7亿元。如何抓住低空经济产业这个千亿级时代机会,是深圳产业代表、行业协会、学术机构、法律行业等各方共同关注的命题,也是本次活动热议的焦点。

深圳航空业协会会长朱庆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商低空经济法律研究院的成立正当其时。他认为,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基础的法律研究到推动立法,都需要法律人研究如何构筑低空经济安全“蓝天”。

杨佳奇是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执行会长,他告诉记者,物联网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超级连接器。无人机采集到的大量数据涉及国家机密和国家安全,与此同时,无人机开展业务时需要明确的行业规则以确保安全交付和数据安全,这都需要法律人、产业界和监管部门一起推进规则的制定,制定一套系统化、严谨且合乎产业运转的规则。

“研究院成立后,要做四件事。”华商律所党委书记、执委会主任曾铁山告诉记者,这四件事是要做低空经济产业的护航者、低空经济法律的探索者、低空经济法律人才的培养者以及低空经济的全球链接者。这就要求华商低空经济法律研究院要从监管、技术合规等方面着手,研究低空经济产业法律法规的边界在哪里,要给数据跨境流动明确的指引并制定白皮书,要在低空经济行业的国际舞台上发出深圳的声音。

深圳航空业协会会长朱庆峰希望各方加强沟通协作,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与完善。(翁任莹 摄)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杨伟奇认为,物联网技术为低空经济产业带来机遇,也引发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法律问题。(翁任莹 摄)

华商律所党委书记、执委会主任曾铁山介绍华商低空经济法律研究院的工作计划。(翁任莹 摄)

[编辑:潘润华 吴沁彤] [责任编辑: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