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开发署标识被拆除,“特马”联手反腐能够马到成功吗?
2025-02-10 23:00
来源: 察理思特
人工智能朗读:

美国国际开发署标识被拆除,“特马”联手反腐能够马到成功吗?

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国际开发署位于华盛顿的总部办公室外的标识被拆除

当地时间2月3日,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位于华盛顿的总部办公大楼突遭关闭,雇员无法进入大楼,也无法进入内部计算机系统。领导美国效率部(DOGE)的马斯克称,该指令得到特朗普的同意

据CNN援引消息人士称,美国政府效率部人员进入美国国际开发署位于华盛顿的总部获取该机构安全系统和人员档案,两名USAID高级安全官员因拒绝为其提供机密文件已被停职。该举动引发多方不满,称其“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据美国之声,日前,美国国际开发署大量高级官员被停职,官网已下线,美国务院正在召回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全球范围内执行海外任务的所有工作人员,特朗普行政当局也正推动该机构职能纳入国务院。

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美国国际开发署资金的使用方式“完全无法解释”,且很多都是“欺诈行为”,腐败程度“前所未有”。特朗普表示,应该关闭这个机构

当地时间1月20日,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后就签署行政令,要求暂停美国对外援助90天,以审查这些援助计划是否符合美国外交政策重点。

特朗普、马斯克
为何要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

特朗普上台后,任命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并委托授权其缩减联邦政府规模。而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首当其冲成了马斯克的整顿目标。

据BBC报道,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批评海外支出,认为这对美国纳税人而言不具成本效益。他特别针对国际开发署提出强烈批评,形容该机构的高级官员为“激进的疯子”。

“USAID是个犯罪组织,”马斯克此前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写道,“现在是让它死掉的时候了。”

那么

美国国际开发署

是个什么机构?

1961年,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1961年对外援助法》(Foreign Assistance Act of 1961),并通过行政命令成立了美国国际开发署。该机构目前的年度预算为400亿美元,不到美国政府总预算的1%。该机构负责在全球范围内分发数十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以缓解贫困、治疗疾病、应对饥荒和自然灾害。

但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日前曾批评该机构常常不听从国务院的指示。“这些是纳税人的钱,我们欠美国人民的,要保证我们在海外花的每一美元都用在某些推进我们的国家利益的事情上。”他说。

当地时间2月3日,白宫发布了一份清单,列举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存在的“浪费和滥用”情况。

清单指控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包括用于“促进塞尔维亚工作场所和商业社区的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的150万美元;越南电动汽车的发展支出的250美元;用于爱尔兰的“多元、平等和包容音乐剧”的7万美元;用于哥伦比亚“跨性别歌剧”的4.7万美元;用于危地马拉性别改变和“LGBT活动主义”的200万美元以及用于埃及旅游业的600万美元等。

除此之外,美国国际开发署还被曝为制造支出事项,假借“环保”“慈善”等推动媒体舆论,在塞尔维亚、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策划颜色革命或战争,其则作为中间商赚巨额差价,流入美国政客的腰包。

据悉,上一个财年,美国国际开发署获得可用资金超过700亿美元,然而,仅有10%真正被用于援助计划。

马斯克主张关停国际开发署,正是从根源铲除颜色革命的中枢,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美国利益,是特朗普反腐路上的一记重击。

特朗普:用我的方式践行“美国优先”

对于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关闭,白宫声明称,“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浪费、欺诈和滥用行为将结束。”

但真的会结束吗?

2024年4月19日,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美国对外援助的伪善本质和事实真相》文章,揭示了美国对外援助的利己主义动机和伪善本质:美国对外援助的“首要目标始终是服务美国自身利益、维护美国自身安全,促进全球减贫与发展等目标始终让位于美国战略目标,粉饰着美国援助真实意图”。美国是“以教师爷、救世主的姿态,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地施予援助”。

美国国务院和USA ID发布的《2022-2026财年联合战略规划》提出五大战略目标,包括恢复美国领导力、保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强化美式民主体制和人权价值观等,无不反映出救援以维护美国利益为首要目标。美国前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坦言:“美国的对外援助不是慈善,是对自身安全的战略投资。”

而特朗普和马斯克一致认同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下令冻结大部分美国对外援助,是在确保这项决定符合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基础上。虽然工具变了,目标却没有变。暂停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的数百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援助项目,省下来的钱和内部反腐监督是为了加快特朗普的中央集权进程。精简政府、清除党羽,把更多资源优先用于国内事务,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改革等,实现特朗普所领导的本国利益最大化。

马斯克动了谁的“奶酪”?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际开发署开发署署长萨曼莎·鲍尔已被特朗普解雇,大量高级官员被停职,全球万余名员工失业,仅有294人能够继续工作。

当地时间2月5日,民主党议员和非营利性组织工作人员带领抗议者在华盛顿示威游行,表达对特朗普政府关闭国际开发署的不满。参加集会的前雇员高呼“马斯克必须离开”。

显然,马斯克既得罪了联邦政府官员,也得罪了商业同行。

一方面,马斯克对美国国际开发署下手,首次直指美国传统权力结构的核心,更触及美国“深层国家”的利益网络。马斯克被民主党议员批评为“未经选举却染指国家机密”,凭什么你的权力这么大?除了权力,你凭什么还拿走我的钱?

特朗普上任以来,六个政府机构已成为“特殊政府雇员”马斯克的裁撤目标。马斯克获得的巨大权力迅速推翻了美国公职人员传统的资质定义,直接挑战美国国会的权威,引发了联邦机构工作人员的普遍不满和恐慌。在审计国际开发署的行动中,政府效率部未获得“安全许可”便获得机密信息,不但加剧了马斯克与联邦机构官员的权力冲突,还触及了宪法赋予国会的资金分配权。政府官员作为中间商的大额差价就这么没了。

尽管特朗普宣称“马斯克不能擅自行事”,但两人关系本质是利益交换。特朗普需要马斯克的技术与社交媒体的舆论影响力,而马斯克则需要政府效率部扩张政治资本,削弱监管机构的阻挠,实现自己的技术发展和商业利益。

此外,美国国际开发署作为一个独立机构,长期与各国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私人合作伙伴开展项目,实际上更像是项目外包制。关闭国际开发署切断了相关利益集团的资金链,一定程度上导致供应链和市场稳定性失衡,势必将对马斯克商业竞争对手(如新能源汽车领域)造成一定冲击。

采写丨李婧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