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辟谣(2024年7月19日)
2024-07-19 22:45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今日辟谣(2024年7月19日)

人工智能朗读:

2024年7月19日

辟谣:河南通报多起涉汛典型谣言案例

详情:近日,河南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个别网民为博取关注蹭流量,传播谣言、炒作旧闻。

1.郑州暴雨太可怕了,白天变成了晚上?

7月12日,某短视频账号蹭炒社会热点,故意将网上下载的其他城市暴雨视频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为郑州,编造“郑州暴雨下的太可怕了,刚刚还是白天,下雨下的天都黑了,我都说话结巴了”等涉汛不实信息,误导众多网友传播转发和跟帖评论,干扰正常网络传播秩序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2.邓州暴雨死了一千多人?

近日,有网民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一段“明知道是暴雨还要开车出门”的视频,评论区中某网民回复称:“死了一千多人”。经核实,相关言论为不实信息。目前,发布者彭某某已被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3.三门峡灵宝大雨,许多村庄都遭灾了?

7月16日,某网民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灵宝大雨,看看**镇的雨下多大,许多村庄都遭灾了”的信息。经核实,该内容系虚假信息,与事实严重不符。目前,该视频已删除。

4.驻马店西平县汽车被河水冲走?

7月17日,驻马店西平县网民宋某将6月18日四川成都汽车被河水冲走视频移花接木发到网上,称发生在本地。经查实,此为宋某为博取流量编造的谣言。目前,宋某已被当地警方依法行政处罚,并自行删除视频。(来源:“清朗河南”微信公众号、“网信驻马店”微信公众号)

谣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口前村发生滑坡?

真相:近日,某网民发布视频称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口前村发生滑坡”,引发关注。经向奉节县规划自然资源局核实,网传视频为剪辑嫁接,实为湖北秭归一山体发生滑坡瞬间。(来源:“重庆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区:一个西瓜=六碗饭?

真相:这个说法不准确。西瓜和米饭的营养价值不同,并不能简单等同。另外,不同品种西瓜的大小差异很大,热量和营养有较大差别。西瓜90%以上都是水,每100克的热量仅为31千卡;而100克米饭的热量大约为116千卡。其次,西瓜除了水分,还有丰富的钾,夏季出汗多,西瓜正好能补水解暑。而米饭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来源。除了营养和热量上的差异,西瓜本身也有很大差异。市面上的西瓜两三斤到十多斤的都有,与其担心吃西瓜热量高,倒不如管住嘴,控制吃西瓜的量。(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提示:夏季高温,这些防火知识一定要知道!

详情:暑期来临,夏季气候炎热、雷雨多、空气湿度大、用电量大,是各类火灾事故的高发期。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做好防自燃、防爆炸、防电火、防雷电等工作,杜绝各类火灾的发生。日常安全知识看这里:

一、夏季火灾特点

1.天气高温炎热,易引发火灾

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因降温、生产需要,用电量剧增,电气设备线路超负荷运转,电源绝缘皮损坏造成短路打火,或电器的电动机进水受潮,使绝缘强度降低,发生短路烧毁电机着火等。同时,进入夏季也是汽车火灾的多发期。

2.温度高、蔓延快,易形成立体或大面积燃烧

夏季日照时间长,高温炎热,降水少、蒸发大,天干物燥,燃点降低,遇明火易发生燃烧,在辐射热的作用下火势会向相邻建筑蔓延,形成立体或大面积火灾。

3.易发生雷击火灾

炎热季节雷雨天气增多,打雷产生的强雷电易引发建筑物、可燃气体、森林等火灾的发生。

二、温馨提示

1.电动车火灾如何防范?

选购正规合格的电动车及配件;充电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不在客厅或楼梯间、走道内充电,更不能把电池带回家充电;严禁飞线充电,严禁长时间充电且无人看管;加强对电动车的线路、电器元件等方面的检查。

2.厨房火灾如何防范?

厨房门窗保持通风,做饭、烧水时要有人照看,油锅起火千万不要用水去灭;倾倒面粉、奶粉时要远离灶台;经常检查厨房燃气胶管是否有老化、松脱现象,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不触动电器开关,不使用打火机等明火进行燃气泄漏检查;定期清洗抽油烟机,减少灶台附近易燃可燃物。

3.电气火灾如何防范?

规范安装电气线路,维护要及时;不超负荷使用电器;不私拉乱接电线,不随意增加用电设备;电气设备使用场所要有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条件,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发生电气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后再灭火,注意扑救电气火灾不能用水。

4.高层建筑火灾如何防范?

要使用符合要求的外墙保温材料,装修时切记不可使用易燃、可燃装修材料。严禁违规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严格落实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制度。不在室内外、阳台以及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公共区域堆放可燃杂物。做好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确保齐全好用。

5.商业综合体火灾如何防范?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商业综合体等公共场所;对电气线路进行安全检查,严禁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加强防火巡查;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6.动火作业火灾如何防范?

动火证未经批准;不与生产系统隔绝;设备不清洗,置换不合格;不清除周围易燃物;不按时做动火分析;没有采取消防措施……这些情况下均禁止动火。

7.仓库厂房火灾如何防范?

严禁随意堆放货物;严禁在仓库内抽烟、使用明火;严禁将仓库办公室、休息室合并进同一场所;严格遵守用电规则,定期进行电气线路检查;配齐消防设施,保证仓库防火间距。(来源:“网信沧州”微信公众号)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刘晓宇]
推荐阅读
  • 今日辟谣(2025年3月19日) 2025-03-19 18:10

    建设运行“中国石油辟谣平台”,是企业面对网上虚假信息不法侵害,主动加强权威信息发布、对冲谣言负面影响、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积极行动,也是拓展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工作触角、壮大网络辟谣工作力量、打击各类涉企谣言的创新举措,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工作部署、营造良好营商网络环境将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 用AI捏造“顶流明星在澳门输了10亿”谣言,一男子被拘留 2025-03-14 09:19

    公安网安部门查明,网民徐某强(男,36岁)为博取流量、谋取非法利益,于2025年3月10日10时,使用软件“某书”中AI智慧生成功能,输入社会热点词制作了标题为“顶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赌输光十亿身价引发舆论海啸”的谣言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外发布,造成谣言迅速传播扩散,引发大量网民议论,…

  • 现场抓获恐怖分子?警方通报:系谣言 2025-02-25 14:32

    画面显示铜仁市民族风情园路段交通状况,发布者任某某在评论区编造“现场抓获恐怖分子”等虚假信息,称“有坏人,抓到一个,有两个跑了”,引发网民“不敢带孩子去人多地方”等恐慌言论。

  • “河南17岁少年为父报仇怒杀城管”?官方辟谣 2024-11-07 16:38

    据“清朗河南”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网民王某文为博取流量、吸引眼球,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一段以庭审现场为背景的视频,并配文字:“河南内乡17岁少年亲眼目睹父亲被城管泼热肉烫死连杀两名城管”。

  • 严打网络水军 河南依法查处逾3000名造谣传谣网民 2024-09-12 14:13

    围绕造谣引流、舆情敲诈等突出犯罪,河南警方深挖发布虚假信息“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扰乱网络舆论秩序、操控大量账号虚假“转评赞”扰乱市场秩序、有偿发帖删帖敲诈勒索企业钱财、利用人工智能批量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等违法犯罪线索,侦破相关案件150余宗,抓获440余名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