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一只黑鹳在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内觅食。
近日,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北川河湿地公园迎来两只黑鹳。黑鹳属鹳形目、鹳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世界仅存3000只左右,属于国宝级珍禽。
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12月6日,一只黑鹳在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上空飞翔。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12月6日,一只黑鹳在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内嬉戏。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12月6日,一只黑鹳在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内觅食。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12月6日,一只黑鹳在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内觅食。
近日,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北川河湿地公园迎来两只黑鹳。黑鹳属鹳形目、鹳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世界仅存3000只左右,属于国宝级珍禽。
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12月6日,一只黑鹳在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上空飞翔。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12月6日,一只黑鹳在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内嬉戏。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12月6日,一只黑鹳在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内觅食。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中国不断强化湿地保护,建成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2200多个,全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有国际重要湿地82处、国家重要湿地58处、国家湿地公园903处、国际湿地城市13个。
目前,全省打造了“海陵岛海丝文化休闲游”“骑迹水乡 品味丰收之旅”“壮风瑶韵百里画廊之旅”“碧道踏春色,画廊品佳肴——贺江碧道画廊休闲之旅”等36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0条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了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等多个湿地公园景点。
研讨班针对红树林保护面临的难点和各国需求精心设计课程,采取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现场教学和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中国红树林保护修复行动计划、红树林生态系统概论与修复实践、科技创新促进红树林的可持续修复、红树林生态监测与评估等主题进行学习和交流。